董子酒文化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中国酒文化承载了厚重的东方文明,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董子酒”为媒,我们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旨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与时俱进、传承文明,促进我市文化、经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董子酒文化具有极大的社会人文价值。

董子即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哲学家、思想家。史书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西汉硕儒,少治春秋,潜心治学而“三年不窥园”。汉武帝时,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正统,齐鲁地域文化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确立国家意识形态的同时,也确立了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观、精神信仰,构筑了华夏民族的精神长城。如此厚重的人文价值成为董子酒文化之根本特色。

董子酒文化拥有浓厚的家国一统情怀。

中国文化重天人合一,轻天人相分。中国历史早在周代就有家国统一思想的孕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经春秋战国至秦汉,虽然有许多统一思想的影响,但是真正提出大一统理论并进行切实维护的还是董子。“大一统”理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转化为中华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成为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价值取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的深层动因,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巩固的纽带。家国一统成为“董子酒”文化又一鲜明特色。

董子酒文化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和”、“合”精髓。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意思是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孔子是和合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谐思想与和合之道是儒家文化的内核。《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即治国处世、礼仪制度,均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承认差异,又融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助,达到统一、和谐。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和合哲学的完整体系。和合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民族智慧,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董子酒”以“和合”思想为品质基础,才具有了扎根民族精神土壤,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这是“董子酒”文化的又一显著特点。

“家国春秋,和合美酒——儒雅·董子酒”。董子酒文化自成价值体系,但是,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创新酒文化将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注:本文转载自董子酒业,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