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中国酒文化承载了厚重的东方文明,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董子酒”为媒,我们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旨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经典文化的了解,与时俱进、传承文明,促进我市文化、经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仁学是早期儒家创获的重要思想成果,也是儒家为中国思想宝库贡献的珍贵的学术资源。董仲舒作为我国历史上公认的思想家对仁学进步、发展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董子酒以董子立名,其内在的思想底蕴仍然是以现代酒商品的形式弘扬我国儒家仁学这一优秀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雅”一词一般有两重含义:一形容学识深湛,二形容气度温文尔雅。典故出自《汉书·张敞传》:“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董子酒”之“儒雅”充分体现了产品本身的人文特征,赋予产品以知性之美。“儒雅”的丰富内涵在西汉大儒董仲舒身上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董子酒”始于隋唐,兴于明清。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显著特点。统一的晋朝经历西晋、东晋,再分裂为南北朝,这势必导致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董子酒”以纪念董仲舒而立名。相传,民间祭祀早有工艺酿造董子酒。明孝宗时,为纪念董仲舒,在文庙东侧又兴修董子祠。每年都要象“祭孔”一样,按时祭祀董子。董子酒因之兴起。
酒俗经过发展成为酒礼,即饮酒的礼节。有了酒礼,古代的人们将饮酒行为理解成一种庄重的活动、一种正统的仪式。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文明进程或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酒礼渗透着儒家思想的文化遗风,“董子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扛鼎之作,在酒礼文化方面需要对古代酒礼进行批判继承。
经过千年发展,浓香型鲁酒本为齐鲁地域白酒文化的优秀之作,反映了酒品酿造工艺及原料的显著特征。翻开历史的篇章,自从齐鲁地域文化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以来,人们对酒品的消费意识与消费习惯就逐渐发生了变化,随之产生的就是酒品香型的划分。事实上,经典儒香是在鲁酒浓香型白酒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民间创造,从历史观角度来看它或许更能反映出齐鲁白酒的文化特点。